恐怕,这是最近思考最多的问题了。身为农村的孩子,如果父母也常年在外的话,家,应该是很模糊的吧。在说起家,总不自主的加了个老字。
妈妈过生日,兄弟姐妹几人一起去广州过了几天。见到爸妈,到了他们生活的地方,虽然破陋,但依然有那种家的感觉。婚期将至,闲暇之间讨论到各自今后的去处,却又在各自纠结。孩子大了,父母也老了,那种父母给的安全感也就不那么明显了,或许这时候就该自己成家了吧。这里的家,更像一个孵化器,保护幼小的子女,直至他们足以面对这百态人世。
社会的进步,使得人可以跨越千里去学习、工作,家的概念就更加模糊了。在陌生的城市里工作,在不同的馆子或路边摊填饱肚子,在租来的房子里睡觉,对朋友说我在家呢,内心却没有那种家的安稳。这里的家,则像一个港湾,让自己躲避风雨,调养生息。
结婚后,两个人一起生活,共同奔向未来,可以是在出租屋中,可以是在自己的房子里,也可以是自己乡下的那两间房中。只要两个人心相连,情相依,在哪里好像都不是问题。
不同时期的家,都具备不同的属性,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,给人以安稳,能够让人调养生息或抚慰伤痕。或许,满足这一点的地方,就可以称之为家吧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酸菜熊